董明珠的新能源执念:我想要做颠覆性的事情

格力电器董明珠:

来一场颠覆性“品质革命”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3月的北京,春意萌动。已经连续15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董明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

坐在记者面前的董明珠,脸上挂满了自信的笑容,眼睛里始终闪烁着坚毅执着。

“我想要做颠覆性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接受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发出了新时代重新出发的呐喊!

 走一条自己的路

在一般人眼中,董明珠是“霸道女总裁”,喜欢骂人。但事实上,更多时候,董明珠的仗义执言却被人议论甚多。董明珠始终坚持一条信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董明珠的性格如此,她所带领的格力电器也是如此。20多年的职业生涯,董明珠将人生芳华全部倾注到格力电器,她将格力从一次又一次的悬崖边缘拉回正轨。

谁能想到,20多年前,格力电器销售收入才1亿多元,而现在已超1000亿元。格力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家电厂家,成为如今的空调霸主。其间,董明珠功不可没,在成功光环的背后,藏着无人能知的辛酸。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在董明珠眼中,“一个人幸不幸福,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5年间,公司给国家上缴了税收超过800亿元,较以往21年的总和增长了4倍,利润同样比以往21年总和多出近4倍。

“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董明珠说,短短5年内的快速发展中,她最深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研发的能力。

格力用实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董明珠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董明珠带来了多份建议。在《关于加强支持智能装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建议》中,她提到,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存在两种不同路径,一种是融合外部技术的快速并购路线,另一种是自主研发实现转型升级的稳健路线。

“虽然两种路线看起来似乎殊途同归,但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靠金钱买不来核心科技,靠市场也换不来核心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要坚持走自主创造的道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绕不过去的环节。中国制造企业的整体跃升,首先要过的不是技术门槛,也不是资金门槛,而是创新门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董明珠表示。

在受制于人方面,董明珠5年前就有深刻的体会。“当时我们想做高精尖的产品,但制造设备必须依赖进口,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工业集成、大数据等,我就意识到不对:自己要做精品,却得看别人脸色,处处受制于人。”董明珠说,要成为制造大国、制造强国,根子上要让自己成为创造者。

由此,董明珠下定决心,格力自主研发智能装备。目前格力的数控机床可以加工高精度的飞机叶轮等。与此同时,格力的生产线上也有8个“黑灯工厂”。

“‘中国制造2025’非常有希望,不用质疑,也没有问题。”董明珠说,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智能装备将可为中国制造服务,也会像格力空调一样,走向世界。

想做颠覆性的事情

数年来,空调市场饱和、到达天花板的论断不绝于耳。然而,格力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需要提及的是,2012年至2016年,在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率仍连年保持增长,增速分别为7.37%、9.22%、9.66%、12.82%、14.24%,颠覆了市场对制造企业只能赚辛苦钱的认知。

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从格力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格力一直在以工匠精神追求高质量发展。格力的品牌定位,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掌握核心科技”,再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不断升级,演绎着“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的生动故事。

在董明珠看来,品质革命由政府推动是对的,但从另一个层面讲,品质革命更应该来自于企业的自身责任和企业家的良心。

“政府要做的是提高标准建设,营造公平环境。不达标准不能生产,不达标准宁可关门,这才是品质革命。让更多的创新企业、追求品质的企业,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和发展起来。”她说。

格力在空调领域以品质制胜,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很多人看到格力品牌自然就联想到空调。董明珠正在着手的多元化战略,就是要打破这种简单的关联。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格力要在新能源方面有所作为。“新能源是一个国家战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新能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导者地位。”董明珠说,中国和其他国家是在“并跑”位置,目前的基础都一样。

“我想要做颠覆性的事情!”董明珠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新能源,不是因为说这个行业以后能有钱赚,而是这个行业更具有挑战性,更让自己有一种冲动。在新能源领域里,我们可以站到世界前列。”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挑战精神

谈到格力的多元化战略,董明珠表示,未来家庭起居的地方,家电产品会更加智能化、便利化和舒适化。格力正就此在完善整个家电品类布局,目前已基本做到。她相信,整个家电品类在服务系统上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

对于颇为外界关注的格力手机,董明珠回应称:“别人都认为我做手机好像失败了,但其实我很自豪,我认为我会成功的。”谈吐之间,展现了她那种独有的自信,同时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众所周知,董明珠有一种不服输的个性。谈及她和雷军的10亿赌约将在今年到期,她淡淡吐出三个字:“肯定赢。”

“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挑战精神,要做别人不能做的和不能实现的事情,一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董明珠说,中国制造要在智能装备、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将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制造业企业家的使命,企业家就需要有这种激情和执着的追求。

董明珠认为,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发展、人才、创新三者的内在关联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创新。人才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方面,更应该致力于自主培养,给人才一个好的环境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此基础上保持人才的合理流动。创新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持不断创新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格力有着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董明珠说,格力为整个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尽管自主培养的人才在不断流失,但格力的行业领导者地位始终没有失去,原因就在于不断保持创新。

来源:新浪新闻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

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多次提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词,这是大数据第五次、人工智能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已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们看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诞生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下,传统产业迎来颠覆革新。

2017年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

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

在数字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背景下,人工智能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数字化人才面临巨大缺口。

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背后

行业趋势和薪酬趋势是怎样的?

科锐国际2018《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

大数据方向

行业趋势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大数据已经步入迅速发展期,近年随着Spark\Strom等大数据平台应用的普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炙手可热。

另一方面,数据挖掘方向的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很多行业包括IT公司、零售、金融等都有大量数据挖掘人才的需求。随着各种智能应用的落地及普及,大数据人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海外引才及海外人才回流也成为大数据方向人才流动的一个明显趋势: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出海热潮,纷纷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量招聘海外技术专家型人才;另一方面,国内的互联网生态迅速发展,中国商业模式的输出,市场环境的吸引,也促使大量海外人才回流。人才吸引力因素也向多元化趋势演变,薪资已不再是海外人才考虑的主要因素,市场环境、公司业务发展等均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方面。

人才缺口: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
人才来源:
大的互联网公司、海外引才

薪酬趋势

由于人才稀缺度较高,相同工作年限的情况下,大数据工程师的薪资普遍更高,薪资涨幅也会超过其他岗位。数据挖掘工程师涨幅可达50%以上甚至更多。 

人工智能

行业趋势

2017-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加速期,深度学习的突破,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边界。算法和技术将得到巩固,并不断整合。国内互联网领军者“BAT”、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均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大量招募AI高端人才,组建实验室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同时持续收购新兴AI创业公司,争夺人才与技术。随着需求的激增,中国AI领域的人才数量也在攀升。一方面,贡献来自于互联网巨头的AI布局及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海外AI人才的回流也极大程度上贡献丰富了国内AI人才库。

随着互联网巨头前期布局人工智能的基本完成,特别是对海外高端人才集中引进高峰的过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趋于理性化,大公司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以及负责人的招聘,目前驱动因素是由于具体业务发展需要理性以及常规化的团队搭建。未来,人工智能将影响更多的垂直领域,而人工智能如何在各个领域应用及普及,将是下一步需求的主要关注点。

人才缺口:NLP、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向
人才来源:一线互联网公司和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公司

薪酬趋势

人工智能的薪资涨幅已经趋于理性化,平均增幅20%-30%,个别同等级别公司之间跳槽增幅低于20%。

职位薪酬信息

数据来源:

科锐国际《2018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

内含22个重点行业及职能

50个细分板块

7个国内热点区域

7个“一带一路”海外市场

声明: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科锐国际授权,不得对报告全文及部分内容进行转载及发布。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未来十年,中国最赚钱的16个新兴产业

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资本一直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弄潮儿。未来10年,将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哪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本文将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回顾历史的长河,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

十年前,全球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苹果、谷歌、亚马逊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传统行业也密切嫁接前沿科技。那么未来10年,又有哪些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哪些产业能够孕育出新的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伟大公司,给投资人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下文将细数我们认为的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六个新兴产业,也是我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案。

1

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增长依然齐头并进;

2、IaaS层面:拥有多元化的商业应用生态圈越来越重要,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3、SaaS层面: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OA、CRM、市场营销、B2B 大宗商品采购等领域,如SalesForce、Sap、Oracle等;

4、PaaS层面:没有出现独立巨头,未来更可能由IaaS巨头向上或SaaS巨头向下延伸。

国内云计算市场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SaaS层面:除重点关注以上几个细分领域,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2

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总额2013-2015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3

虚拟现实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然而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虚拟现实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4

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未来3-5年智能化大潮将带来万亿级市场。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2018年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5

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投资热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6

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到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至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

在无人驾驶领域,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可持续关注如下方面: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百度、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我们重点侧重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我们将重点挖掘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7

机器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

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我们认为助老和医用的服务型机器人将领先发展。

8

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这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发展,产销量均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3、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9

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

随着基础化学、基础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新材料将成为数万亿产值的市场:

1、石墨烯的柔性、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特性与目前现有材料相比整体有明显优势,未来应用行业横跨电子、生物医疗、军工、精密制造业、化工等;

2、碳纤维是应用相对成熟的新兴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品质好、重量轻,未来需要在降低成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方面继续努力;

3、新型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

4、生物基材料,用于齿科、骨科等,可取代、修复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10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

2014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药物中,有7个为生物制剂,其中阿达木单抗位居全球销量首位,年销售额达110亿美元;生命科学方面,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1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细胞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日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无疑是大健康领域极为重要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先进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公司;

2、技术驱动型生物制剂公司;

3、与基因测序解读、个体化给药相结合的精准医疗公司;

4、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新型生物治疗方式,如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

11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1年至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复合增速达到23%。但从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对比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低于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等一批政策的出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器械;

2、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

3、智能家用医疗器械;

4、现有成熟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产品。

12

互联网医疗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也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机遇。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同时,中国医疗行业特有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都能凭借互联网技术加以改善。

不过,互联网医疗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医疗的改革必然是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对该领域的投资应保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

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包括:

1、医药类电商平台;

2、医疗大数据分析公司;

3、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在线平台;

4、智能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13

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有以下投资机会:

1、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

14

体育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各路巨头开始渐渐向成熟体育盈利模式靠拢——门票、媒体转播权、赞助和体育衍生品,如乐视购得香港英超和MLB三个赛季转播独家权益;万达购得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WTC)成为万达体育;阿里体育获得NF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播权等等。

因此,拥有优质赛事资源和广大受众的体育行业标的将会持续收到资本的追捧。可以关注如下领域:

1、体育各个细分领域拥有优质体育赛事IP的运营公司;

2、冲击传统体育的电竞行业,包括内容方和直播平台;

3、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导流到健康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

4、聚焦大众健身的互联网健身上下游公司。

15

文化娱乐

中国的2015年是投资圈和BAT们在文化娱乐领域进击的一年。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

此外,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可以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拥有优质IP内容(生产或购买)和强大IP运营能力的公司;

2、文化娱乐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公司;

3、二次元内容聚合社区;

4、泛娱乐直播平台等。

16

教育

国内的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占有五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在线教育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经过过去一两年的洗礼,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举步维艰,不仅没有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还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不知所措。

而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拥有稳定的线下资源和师资以外,也在互联网+的攻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改革。此外,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机会。

教育行业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仍是一座金矿,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1、顺应高考改革而生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质线下培训机构;

2、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职业经验分享平台;

3、(性价比高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硬件+软件+内容);

4、专注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优质IP内容生产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综合财经国家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信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