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张图读懂区块链大热下的“人才荒”

有人说区块链会成为像“互联网”一样颠覆商业世界的新物种,也有人认为是个伪风口。不管怎样,资金和人才已经动了起来。

1

近三年全球区块链人才增长19倍

但人才总量较少

全球对于区块链人才的需求量从 2015 年开始出现增长,在2016 ~ 2017 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增长最快的行业是计算机软件行业。

从 2015 年到 2017 年,在领英档案上标注有区块链相关技能的人才数量增长了近 19 倍。但人才总量仍然较少,仅相当于领英平台上全球 AI 人才数量的 2% 左右。

2

全球区块链人才集中地在美国

美国占据 25%,其次是印度(7%)以及英国(6%)。美国的相关人才更多集中在大纽约地区(24%)、旧金山湾区(21%)及大洛杉矶地区 (10%) 。 中国相关人才基数还较小, 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3

中国区块链相关岗位平均薪资超 2.5 万元 / 月

截至今年 2 月,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为 0.15,严重不足(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供需比为 0.62;人才供需比低于 1 说明人才供不应求,数值越低表明缺口越高)。

去年 11 月之前,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 2.32 万元 / 月,11 月之后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达到 2.58 万元 / 月。

4

人才高地仍在一线城市,技术岗最稀缺

目前,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发布地区分布高度集中,北上杭深占比超八成。

一般来说, 一个行业火了之后, 圈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 “挂羊头卖狗肉”的蹭风口型岗位,但目前市面上的擦边球岗位并不多,90% 的职位为专业区块链相关岗位。

从职位分布上看,有 73.7%的区块链相关岗位为技术类、7.5% 为产品类、8.4% 为运营类,还有 10% 其他岗位(包括行业分析师、市场推广、记者等)。

5

互联网金融行业最渴望区块链人才

目前,超过 600 家公司在招纳区块链相关人才。按细分领域划分,属于互联网金融、计算机软件、企业服务三个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三者总占比超过 50%。在这些公司中,51% 的企业为 A 轮及以下的初创公司。按规模划分,100 人以下规模的公司占比达到 62%。

6

优秀的区块链人才长啥样?

超过 80% 的区块链相关职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在三项及以上,技术类人才除了需掌握常用开发语言外,还需要对密码学、共识算法、超级账本、智能合约等有足够了解。

出色的区块链技术人才招募难,并非源于高技术门槛,而是同时拥有扎实技术基础、区块链(去中心化)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经验的人才存量太小。一个拥有 10 年经验的高级技术专家,并不代表其拥有相应的区块链开发经验。

(资料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80+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3,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HR跟这词还要再近一点:区块链

随着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公开表态支持区块链而刷爆朋友圈,他在微信中鼓励所有人拥抱区块链,表示区块链将会带来技术革命。。。。。

“区块链”这个词便开始在各行各业的圈子里被吵得火热。

毕竟,只要和“区块链”沾边的都涨了股价

说到技术革命,有人说信息技术发展已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了,难道区块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发出第四次?

那么,它会如何给我们的生活或行业造成冲击呢?

举个例子,比特币实际上就是最先验证区块链技术的一种产品。(在此,比特币不是编者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可以各种搜。)

所以,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首先,区块链不是一个可以买卖的商品,它是一种技术,那区块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呢?

在维基百科上,区块链的定义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

但它是一种将来会应用在各个行业中的商业IT技术,它确实存在某种颠覆性力量。

翻译成白话,就是有大量不同地点、不同设备同时负责信息的识别、传播和记录。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特点就是安全。给大家打个比方~

有一天A借给B十万块钱,记录A给B十万块的事实证据就是银行的打款证明。如果B是一个超级黑客,把银行系统给黑掉,那条记录被删除或者篡改,B就可以抵赖A没有给他打款。。

所以A借出去的十万块钱能不能被记录,全看银行的安全系统够不够好。

但是如果是区块链技术,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A和B就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代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那所借的“十万块钱”可能不只只是金钱利益关系了。

当下时代,什么最值钱?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大数据,上述情况的“十万块钱”其实就是企业之前的数据往来,区块链就是数据往来的安保公司的技术顾问。

稍微了解的人可能会知道区块链用的是分布式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区块链的加密算法是怎么回事~

区块链的神秘之处就是加密算法,这是一种“成语接龙式的加密算法”

而且区块链的加密算法通过改进,能够增加区块链更多别的特性,使不同的区块链技术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

譬如以太坊技术偏向智能合约方向,每一个合同都以区块链的形式保存,这样就避免了合同丢失或者伪造造成的风险。

还有 Zerocash 技术着重强调了每个人的隐私保护,这个技术可以用在投票系统中,可以保证投票的匿名公平。

这里小编想插一个自己的脑洞,作为警匪剧的狂热爱好者,在追《使徒行者2》时 ,这部剧中最大的伏笔就是高级警司许Sir和Madam张,他们俩的警司身份是盗用卧底的,所以出现了天大的乌龙,警察局最大的头头居然是黑社会,这种身份替换就是利用了卧底身份档案保存的漏洞。如果警司高层知道区块链这种技术,用区块链保存卧底档案,就不会发生组织核心人员被替换的悲剧了~

说回来,区块链这项技术的应用暂时看来是没有普及的,但是,未来它肯定会迅速占据商业IT技术的龙头,谁掌握,谁应用了它,谁就可以享用区块链带来的技术革命的红利。

这里提一下什么是IT技术的商业价值:它是指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包括生产率改进、盈利能力改善、成本缩减、竞争优势获取、库存减少等。

区块链火就火在它具备的商业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同样,区块链对于人力资源行业的影响也一样是充满价值。

在不久的未来,你的老板会召你来办公室告诉你要招区块链技术人才,不要等那时候傻眼,有资源的可以先笼络一下区块链人才,留个联系方式;

其次,区块链的商业价值上文提到过,确保合同安全,或者保存档案安全等场景都是可以应用的,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你如果不知道区块链,那你未来工作该如何开展,你要做的是需要一手掌握这些知识的运用(这里不是说让你去学区块链技术哈,你只要知道冰箱有冰冻保鲜的功能足以,不需要自己会造冰箱)

注:本文内容整合自网络,内容仅作分享,不代表任何观点。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王健林新目标转向区块链:与新西兰公司合作,不涉ICO

继王健林两年前宣布进军区块链业务之后,再次和一家区块链公司合作。

3月12日,总部位于新西兰的区块链公司Centrality NZ公司宣布,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Centrality NZ公司开展了战略技术合作。此次合作不涉及投融资,第一阶段主要是双方的技术合作,研发推广Centrality的开源公链技术PL^G在主要场景的应用落地;在技术集成后会双方期望会有更多的开展用户圈、商圈的合作,即生态系统的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方面表示,此次合作不涉及任何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币发行),是双方在区块链技术、社区和人才的合作,以及后期的商业应用落地合作。

事实上,万达在2016年5月份就启动了超级账本研究,同年6月启动自主区块链技术研究平台。三个月之后,9月8日,万达正式宣布加入国际Linux基金会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成为该项目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核心董事会成员。9月中旬完成基于腾讯BaaS(区块即服务)两个DAPP去中心应用的POC概念验证,10月上线区块链金融资产交易所应用、同时完成开源操作系统北极星Polaris区块链技术平台架构设计。

2016年10月,万达集团将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从万达金融集团中分拆独立出来,分拆之后,原万达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投资业务归于新万达金融集团,而旗下的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海鼎公司、网络信贷公司归于万达网络科技集团。

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总裁由原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担任。万达金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由广发银行原董事长董建岳担任。按照网络科技集团官网的介绍,网络科技集团的愿景是将实业与互联网结合,做成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技术为实体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生活圈消费服务。

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在区块链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重塑现在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打造下一代价值互联网基础设施。万达区块链的愿景是一个开源社区和N个创新项目,即集中资源于开源社区,向开源社区贡献技术与开放应用场景,让所有的开发者都得到合作共赢的机会,从而诞生更多的创新项目。

来源:澎湃新闻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2018年HR必须关注的6个HRTech的发展趋势

2018年,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人,预测软件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重塑,物理和数字世界将继续融合。

2018影响人力资源最多的六大趋势将是:

1. 区块链

2.AI基础

3.智能效用和分析

4.物联网(loT)

5.数字双胞胎

6.会话平台

文章来源: HRSalonCN(ID:hrsalonchina),原创文章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别总追区块链 物联网才是真正的风口

说起近一段时间内微信圈内最火热的事情,那么就莫过于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了,当然在不少人对此趋之若鹜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指出这之中充满了炒作与泡沫。实际上,每当一项全新技术出现时,围绕它的争议就会始终持续下去,如今的区块链也不禁让人们想起了也始终处于“风口浪尖”的物联网(IoT)。但是,随着泡沫的破局与市场的成熟,最初的热炒也会冷却下来,那么在资本更为理性的2018年,IoT中的融资情况又会如何?

随着智能手机和联网设备的普及,围绕于物联网的各种炒作似乎有所减少,但与之相对的是,资本依然对于该领域具有很大的兴趣,从2013年到2017年,IoT创业公司的融资总额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17年美国IoT创业公司得到的融资已突破达年度最高纪录,为14.6亿美元,对比2016年增长了42%,而对比2013年增长了216%。

这一年中的有数宗资金较大的融资案例,比如TrackR获得的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是一家位于加州圣芭芭拉市的设备制造商,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对丢失钥匙和日常携带物品的跟踪。风险资本Revolution领投了这一轮融资,而其他参与这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包括Foundry Group, Amazon Alexa Fund, DoCoMo Capital, The Glenmede Trust, 和Bespoke Strategies。

而总部位于旧金山的身份管理创业公司ForgeRock也获得8800万美元的D轮融资,此次融资由Accel Rartners领投,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和KKR&Co.跟投。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创业公司一共募集了1.42亿美元的资金。

2017年9月,同是位于旧金山的Bastille获得了Bessemer Ventures,Spinnaker Ventures,Keel FUNDS和Ballentine Capital投资的2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为物联网提供威胁检测与安全服务服务。而来自于马萨诸塞州的机器数据分析创业公司Longtrust也在B轮融资中获得了35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Insight Venture Partners和Kibo Ventures。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于过去,如今的IoT已经更加落地与成熟,也更为贴近于个别行业,尤其是工业,正逐渐让人们常说的IIoT(工业物联网)成为可能。

在整个IoT领域中,IIoT尤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因为有不少人认为该领域中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尚未被发掘,因此这之中具有很大的机会。

4490 Ventures的总经理Greg Robinson表示,工业环境中具有很多的价值资产,这让工业公司非常欢迎IIoT的到来。他说道,“很长时间以来,跟踪系统、线路和其他资产方面都存在信息孤岛问题。而现在人们试图用一种更全局化的视野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直认为,IIoT有很多机会与‘低挂的果实’”。

迄今为止,4490 Ventures一共参与了两轮针对物联网公司的融资。2016年,4490 Ventures投资了网络传感器公司Understory,公司可提供地面实况数据和财产级损坏分析服务。而2017年7月,4490 Ventuers领投了对PhysIQ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个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个个性生理分析评(PPA)。

根据Robinson的说法,Understory不仅是创造了一个传感器。“他们已经部署了传感器以创建数据网络,从而他们可以将实际的数据出售给客户,这正是客户最想要的东西,他们想要一种可以告知他们需求去做什么的东西,而不是一堆原始的数据。所以关键是如何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一口大小的事物,这样将方便人们去消化与应用”。

Understory的第一批客户包括针对于财产和意外伤害险的大型保险公司以及农业实体。

种子与早期风险投资公司Mercury Fund的合伙人Adrian Fortino表示,在起步时对于IIoT的投资进展较为缓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却一直具有较强的推动力。目前,Mercury Fund投资的IoT创业公司包括Ambyint、Olea Edge Analytics、Sight Machine和Meshify。

Fortino指出,“从历史上看,在工业领域中技术应用起来总是‘有些慢’。因为购买决策和概念证明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他也补充道,“我们正努力解决工业互联网应用中的一些工大挑战,比如不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如果这个两个挑战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将看到一场更大的爆发”。

专注于个人机器人领域投资的Grishin Robotics公司负责人Asish Aggarwal认为,IIoT最适合应用在具有重型资产的公司中,这些公司通常来自于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采矿业和农业。

他说道,“我们非常关注于如何提高这些重型自查你的有效性或利用率。以前,这些自查都位于孤岛中,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据和编写算法以找出异常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并确定如何进行最佳实践。这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可以提高效率”。

例如,水处理服务便是这其中的一个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Aggarwal指出,电费客可占这些公司资本指出的30%到40%。他认为,通过优化水处理费用,一家公司有望每年节省出数百万美元的资本支出。

而似乎资本对于IoT和IIoT的关注仍在持续,IIoT创业公司Arundo Analytics于今年一月份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Arctic Funds, Canica, Northgate Partners和Stanford-StartX Fund。根据公司COO的说法,本轮融资融资金额还有望增加3500万美元。

Arundo Analytics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公司在石油天然气,海运,矿业,化工,电力和制造业等重型资产工业中的市场份额,并聘请更多软件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公司目前大约有60名员工。目前公司的客户包括挪威国家石油公司,Aker BP,Carnival Maritime和Statkraft。据公司COO Stuart Morstead的估计,该公司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了100%。

总体来说,虽然围绕物联网的炒作有所降温,但显然风险资本市场依然表现强劲。而随着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IoT发展的脚步似乎也不会放缓。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称T客,著作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张泉灵: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东北人讲述自己的故乡。我读了感触挺深的。

这篇文章里面,作者讲了一个案例。他说爷爷有一年给他打电话,特别着急说:

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而且给上保险,2000 多/月,可好了。

如果你不是一个东北人,可能理解不了“体制内、有保障”这六个字的魔性,也就更理解不了这位爷爷为什么如此看中一份 2000 元 /月的工作。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后来哈尔滨招环卫工这个岗位时,报了几千人。其中 200 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

我不知道这些硕士在走进大学校园,甚至在完成他们硕士论文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竟然会选择做环卫工。

当然,我们还是比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实际上,不同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选择走环卫工这样一条路呢?

借着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活得特别不容易。

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但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有可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甚至在上上一个时代。

本文由张泉灵1月21日于“领航者大会——暨 2018 品牌医生年度盛典”的演讲整理而成。原载于好大夫医生瑞Lite(id:haodf_dr)。


我们的价值观

可能还在上个时代

这个故事里的爷爷,我相信他的价值观,其实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

他相信一个不变的体制、一个不变的单位,一个可以按月给你固定工资的人生状态是最有安全感的,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大变化。

面对变化的焦虑感,其实在 2 年前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很多媒体会问“你当着央视的主持人,为什么要去改变身份,做另外一个职业,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通常开玩笑说,我在央视面临这样一个状态:

一开始会有人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

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

再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

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

这是一个玩笑,但真实地反映了我内心的焦虑。这个焦虑是我的外部环境已然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极其担心的是,一个做传播的人,最后在自说自话、自怨自艾、自恋自哀。

除了这种焦虑,对我而言,更大的恐惧来自于明明知道世界在变,变得如此之快、如此无孔不入,进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你却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变的。

我儿子最喜欢去自然博物馆,每次到了那儿,我也跟着会看到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段落。

有的时候,看着那个图版时,我就会想,最早一批大陆崛起,然后从海底开始把自己的鳍变成四肢走上大陆的动物,它们有安全感吗?

历史的演变经历了从大陆崛起,到陆生动物,再到哺乳类动物,最后到人类。

但毫无疑问的是,第一批走上大陆的动物,一定死亡率特别高。它们痛苦,不如在海洋里得心应手。

我要不要做这样的人?大趋势没问题,但是我们生命如此有限,是否还要冒这样一个险?

这是我两年前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实在太好奇了,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即便会造成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我还是决定迈出这一步。

这一步在外界说起来,是华丽转身。但坦白讲这一点也不华丽,甚至非常痛苦。

但人生毕竟有限,如果我能在一辈子尝试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相比于现在的世界,另一个世界又代表着未来的趋势。

我愿意冒这个险,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做了这个决定。

科技正在改变世界

每个人都无法逃离

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体验到的案例,可能在原来环境里很难去理解的,到底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甚至最近被谈论非常多的区块链,它们在怎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

大理论我不多说,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案例。

第 1 个案例:一个网红,是如何在 1 小时内,卖掉 1 万块单价 1500 元的案板的?

我的朋友文怡,早期在各种电视台上教人做菜,后来在网络上她变成了  KOL,也是教大家怎么做菜,有很多粉丝。

有一天她突然想:能不能教大家做菜以外,把厨房里用的工具、锅、案板等各种好的东西跟粉丝一起分享?

一个个体,搭乘上互联网时能量有多大呢?

有天她决定要卖一个产品—— 3 块案板,就是厨房里中餐用的剁、切,生熟分开的 3 块案板。

在我的心目当中,案板应该就是几十块、贵一点也就 100 多块钱,但这三块案板最后卖了 1500 元。

我这样一个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当时第一反应都是凭什么?为什么这么贵?

她很快说服了我,她的理由是:在消费领域,能够直接抵达你内心焦虑的,就是最能够让你掏兜的。

你们家的案板常年在提供霉菌。因为中国人习惯用木头当案板,木质案板容易浸水,总是不干。所以总有水和汁渗透到木头纤维底下,所以案板上一块一块发黑,那都是霉菌。

粗浅的医学知识告诉我们,霉菌是致癌的重要物质。这个案板把这么厚的木头压缩到这么薄,表面致密,不会有任何的霉菌,也没有任何涂层。

我立刻被说服了。虽然这3块案板远远超出了我的价格认知,但是在我的生活里,是有需求的。

被说服的人有多少呢?

1 个小时内它的销量达到 1 万个,相当于这个德国品牌一年在整个亚太地区的销量。

她第 2 次再提请这个公司,能不能再给 1 万个的时候,那个公司很震惊。因为在原来的销售体制环境下,无法想象同一个人订了第二次全年亚太的销量。

这是互联网特别神奇的地方,能迅速放大单个人的力量。

只要你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让别人相信你,那个人就有可能会超过一个公司在整个亚太一年的销量。

第 2 个案例:在一片红海的白酒行业,网红品牌“江小白”是如何崛起的?

这个时代,我们的不安全感,不仅仅来自别人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在原来你非常熟悉的领域里,你认为自己就是专家,但实际上却未必。

我最近一段时间在跟一个服装类 A 股上市公司打交道,他们仅服装类年销售量就在50-60亿,全国有数千家门店,绝对是行业当中的资深。

我去看了他们线上淘宝的店,突然意识到他们其实没有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淘宝的店当作了一家店。

而在我看来,线上是一个新的渠道,淘宝上的店不只是一家店。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在他们看来自己在全国有几千家门店,既然现在淘宝很火,那去淘宝也开一家就好了。

对不起,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线上是一个全新的渠道,而不仅是互联网上开的门店。

如果我在北京王府井开一家店,客流量以王府井旅游人口为主,目标客户大概能够确定。

但在线上,这一家店有可能东北的人进来,有可能广州的人进来。如果是线下的话,9 月份广州在卖短袖,东北已经在卖羽绒服了。

理论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一个东北人点进来和一个广州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应该是不一样的才对;一个男人点进来和一个女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不一样才对。

一个东北手机号的人出现在广州,点开你的店面,你应该问他:请问你要切换你的城市吗?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判断他是打算过两天在东北收货,还是到了广州,因为带错了衣服需要紧急发货。

真正好的服装零售品牌,线上线下的销售比例是:线下 50%,线上 50%。

而这个公司,一个 A 股上市公司,一个曾经的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线上销售额只占到它整体销售额不到 5%。只是一个词的差别,是把它看作是一家店还是一个渠道。

当你理解了背后的变化时,整个管理体制、思路都会发生变化。

比如把它当做线上一家店时,可能它就是你品牌的奥特莱斯,所有库存卖不出去的,全扔到那个店里。

如果当做一个新的渠道、新的趋势,甚至有可能把它当做你的分销会前面那一段的实验品。

比如有一个新品上线,应该先开一个分销会吗?不对,应该扔到线上去,看线上数据。

知道到底是北京还是天津人更喜欢这身衣服,哪个地域卖得更好,就应该把衣服扔到那个地域,而不是等库存不好的时侯再退回来。所以整个逻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服装还会有品牌的变化,比如有时代感、时尚感。但对于中国今天竞争最激烈的白酒行业,大家只会觉得白酒越传统越好。还有神一样的茅台,市值快过万亿了。

那你觉得还有新白酒品牌的活路吗?

即便有电商,大家都在摇头说,新的白酒品牌没有活路了。

你们印象中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是什么?天之蓝、梦之蓝,因为搭上了电视最后的辉煌时代。

电视是最后的大众媒体。今天的互联网即便有 9 亿日活、10 亿日活,也是一个分众媒体。因为我们每个人看的互联网是不一样的。

但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响起时,是大众媒体覆盖面,同时覆盖几亿人可以同时看到。通过电视的力量推出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这个品牌是天之蓝、梦之蓝。

在此之后,似乎看不到一个快消品品牌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品牌,特别是在白酒行业里。

但有趣的是,最近 3 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牌——江小白,针对的是年轻人。

这个品牌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它更了解 90 后和 70 后消费者有什么不同。

很多还在做传统行业的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品牌和品类:比如,他们会认为我是卖白酒的,着什么急?酒要醇的好。所以 20 岁不喝白酒,等着你到 40 岁变成我的用户。这一类人是我等着你。

第二,分析人群。90 后和 70 后要喝白酒的人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有一个特别重大的变化,就是消费心态。

70 后怎么喝酒的?怎么也得凑够五个人或者至少四个人,才愿意开一瓶白酒。

你快速心算了一下,每人喝二两半,就开吧。最后四个人互相迁就,开了一瓶白酒。这是 70 后的社交特点。

90 后有一个特别大的社交属性不愿迁就,也不需要被迁就。自己点自己的,你愿意喝什么就喝什么,但也别劝我跟你喝一样的。

这就意味着白酒包装要小瓶化,变成二两、半斤的,可以一个人作主的,这样年轻人更容易购买它。

以前也有小瓶,二锅头就有。但 90 后除了更个性化之外,酷也是他们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

他们不仅仅是消费乙醇,更是一种生命状态:酷不酷。

拿一个小二放在旁边会很酷吗?不酷。这个事情他会转发朋友圈吗?往往菜上来都会手机先“吃”,不能让一瓶小二放在菜边上,就变成不酷的东西。

所以不仅要小,还要一个人能喝、喝得起、喝着不差、喝不坏、要酷。江小白就很酷。

江小白包装上有一句话,是所有消费者提供的。那句话可能非常打中你此刻的心情。比如:“其实对喝酒的人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谁陪你喝,更重要的是谁在家里等你”。

想象一下你是喝酒夜归的男子,把这样一句话发在朋友圈里的时候,老婆有没有可能原谅你多一点。

这些话怎么来的?当你进入社交媒体,用江小白的订阅号或小程序的话,都可以说“我要说”。

每过一段时间,江小白就会选择一部分印在酒瓶上。如果那句话打中了你的心,或者那句话就是你写的,你会不会发在朋友圈?

今天的主流媒体是谁?是朋友圈,因为我们的时间都在里面。

所以,对于江小白来说,喝白酒的人不仅是消费者,同时是免费传播节点;不仅是传播节点,还是内容提供者;不仅是一个内容提供者,也是整个品牌的参与者。

也就是说,即便在最传统的行业里面,当你发现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从电视台这类大众媒体,变成以个人为节点的社交媒体时,所有的产品设计、所有的传播渠道、所有的思路都是发生变化的。

即便在白酒这样的传统行业里,都会有新的公司崛起。

第 3 个案例:为什么有 300 年历史的国家级名品德州扒鸡,干不过周黑鸭?

周黑鸭在香港上市时,一年销售额接近 30 个亿,利润 7 个亿。德州扒鸡三百年的国家级名品,大概今年可以卖到 5 个亿。

德州扒鸡这么高的知名度,周黑鸭才几年?你可能说德州扒鸡门店少,德州扒鸡目前有 1500 家门店,周黑鸭和它差不太多,都是卖禽类。

一个非常传统,一个新崛起的企业,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不仔细想,会觉得它们其实很相似,卖鸡卖鸭能有多大差别,到底不一样在哪儿呢?

德州扒鸡的历史,是跟着中国交通线演进的,德州扒鸡的大盛时期有两个阶段。

第一是随着大运河走向了全国,第二是随着铁路走向了全国。以交通线为主要思路的德州扒鸡,直到今天主要的门店还是跟着高速线开的,主要出现在高速休息区里。

交通线发展到今天,消费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当年从山东德州坐着大运河的船到北京,需要好几天,坐火车也得一天。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们在路上至少要吃两顿以上的饭。但今天,从德州到北京太快了。别说吃饭,一包瓜子都嗑不完。这时候你愿意在火车上打开一只整鸡吗?

德州扒鸡就是这样被干掉的,消费者对口味的喜好没有变,但是消费场景变了

今天的周黑鸭是什么概念?是肉类休闲食品。

看起来相差无几,但一个沿着交通线布局,另一个以零食的方式走进你家门口、办公楼下面的便利店,就有了天壤之别。

时代抛弃你时

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你不去理解这种改变,就可能会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

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除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在迅速改变这个世界的还有人工智能。

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的第一局,腾讯邀请我去做直播主持人。当时我身边的围棋解说是专业九段,我在开局之前问他:“你觉得输赢机会,会怎么样?”

界面报道阿尔法狗vs李世石

因为在此之前,阿尔法狗所宣布最好的成绩是战胜了专业五段。但是在一个围棋高手看起来,九段和五段不是差四段,而是差 4 个世界。所以一个九段打五段,他们认为不需要解释。

另外,他们觉得围棋是一门艺术,有灵感和很微妙的艺术点。而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不过是算力,以艺术来对抗算力,他们觉得这是两个有高低差别的世界。

我相信这五场以4:1为结局的比赛对整个围棋界冲击巨大的,今天他们用人工智能帮助小棋手重新认识围棋,重新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赢了他们。

为什么?其实非常简单:人脑算力非常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大量人生经验凝结成不需要从头算一遍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背九九乘法表,因为我们不需要从头算一遍。比如,七八就是五十六,已经成了本能反应。

棋谱、定式、经验都是一种算力节省的方式,是我们人类进化到今天所完成的一种方式。但计算机不是,计算机永远在从头算,每一步都算概率,这么下有  81% 的概率,这么下有 72% 的概率,就要拿 81% 的概率。

每次从头算一遍,后面都是庞大的计算资源。所以算出了超出你的经验和定式的东西,算出了全新的逻辑。

这是为什么阿尔法狗的下一代 zero 完全没有人类经验,只知道棋盘规则,自己跟自己下,又以100:0 完胜上一代阿尔法狗的成绩。

 

我们想想“明星”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有钱的?

徽班进京 200 年,为什么梅兰芳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在艺术上他有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他赶上了唱片诞生的时代。

当年的最大的戏院也就容纳 100 多人,今天在现场也就小 1000 人。但唱片出现让你的声音可以被复制,被更多人听见。

所以歌星是在有版税之后才变成了明星或富豪的。因为你的行为能力、声音、表演、影像可以被复制了,单个的个体的能力就被无限放大了。

包括文怡,因为她的能力被互联网放大了,所以她才变成了一个能有巨大能量的人。

我相信,人工智能复制一个人的行为、执行能力的时代会快速到来。

我相信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机器人模拟咖啡大赛冠军给你冲的一杯咖啡。

手冲咖啡为什么是小众行为?因为好的咖啡师是稀缺人才,而且一天能干的事情跟大夫能做的手术一样,非常有限。最优秀的咖啡师一天能泡 20 杯咖啡,泡到 25 杯时,注意力下降,就会降到更下的水平。

这是为什么工业品星巴克无论是什么豆子,都是深烘焙的咖啡。因为深烘焙才能把无论什么咖啡豆都做成一个味道。

无论在上海哪一家店,在北京任何一家店,喝的星巴克的咖啡都是差不多的。这是工业时代强迫给你的东西。但本质上咖啡都和茶一样,其实每一包咖啡豆都是不同的,有丰富的层次。

也许今年你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喝到这样层次丰富,每一杯都不一样小众咖啡了。因为这个行为可以在空间里被复制。

今天,医生的经验也可以被复制。

我们有几项投资和医疗有关,其中大量用到了全世界、全国最好的大夫的经验。包括我们如何判断一些医疗的图像,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脑部病变。

如果我们拿到十年脑核磁的数据,我们知道他 70 岁什么样子, 80 岁什么样子, 81 岁他得了老年痴呆,怎么看他的海马区的一些缩小,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个大夫很难记住 10 年完整的变化,更难记住 1000 个人的海马区(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习与记忆声光、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有什么样的变化。

但只要他能做精准的结果判断,计算机可以帮他找出一些规律,一些跟你的想象不一样的定式,原来这样的演进是海马体演变的一种规律。

我们投资了在手术室能帮助到更多大夫的企业,类似于能够让你在手术室里看得更加清晰。

如果能够在对患者无伤、活体情况下,当你打开一个病人的腹腔时,如果里面不同的器官也能有不同颜色的话,相信对于大夫来说,能够减少压力和减少犯错误。

所以今天人工智能的视觉、判断的辅助,包括人工智能跨越到化学、生化等领域,包括工程学上的进步,可以让一些微弱光线的变化,通过工程学的放大,让你在术中能够看得见。这样的项目正在快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我相信,一个最早去拥抱这些新技术变化的大夫,就有可能跟最早去拥抱了唱片的歌者一样,你的能力会被复制被扩大,你有可能成为制定新标准的人。

如果还拒绝这种基础设施进入你的生活的话,就有可能发现这个世界翻页了,看不清这个世界跟原来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起来是一样的天地,但真的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不是通过大运河和通过铁路扩张的那个时代。

今天的消费者变了,时代也变了。

区域链有泡沫

但它是未来

因为区块链的诞生,最近所有投资人都特别特别焦虑,从这句话的流行就能看出来:

币圈一天,互联网十年。

因为有强泡沫的 ICO 的时代里,比特币的疯涨,各种空气币的诞生,可能有一些人一天就能赚到你在互联网时代里花了十年赚到的钱。

尽管互联网就已经是一个逼得你内心焦虑的时代了。

对待这样的焦虑,我们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理性派地说:“完全否定,这就是庞氏骗局,这就是一帮骗子。”

但最近两年我的思维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媒体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能力。所以,原来我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No,我不这么看”以及”Yes,but”,而我现在会用”Yes,and”思考问题。

存在即合理,出现必有因。

即便一帮草莽开始把这个事情做得漏洞百出,出现泡沫,甚至违反法令,但要相信这项技术的本身有颠覆性。

如果它造成了大的泡沫,会逼着一群更牛的人进入,然后慢慢去填这个泡沫。也许这个过程中这个泡沫还会崩塌两次。

即便崩塌,我也不会幸灾乐祸地说:你看,我早说了吧。

我今天不会是这个态度。

为什么相信区块链?因为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可以被重塑。

价值网是有可能被重塑的,信任关系是有可能被重塑的,我只要相信这个底层逻辑,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发生。

例如,今天一个企业要去银行贷款,银行要查信用。比如格力、美的等企业,都有几千家供应商,是不是跟格力和美的做生意的每一家供应商都有可能拿到银行的贷款?不一定。

有些供应商明明有美的或格力的订单,但因为企业的种种原因,拿不到银行贷款。在这样供应链线条里,拿不到这部分贷款,生意就会做得少。

我们为什么需要银行这样一个中心?是因为银行才能确认你的信用。

但是假定我的每一笔订单都在这个区块链上做了认证,不可更改,不能作假。所有参与你的交易的企业都可以给你做证明。它在一个一个节点上,在所有分布式账本上被做了记录。

那么请问,美的是否可以自己来做供应链金融?它有没有机会发一个“美的币”。

发币不行,违反法律,但是可以打一个白条,在企业之间借款,从而诞生一个东西叫“美的白条”。

几千家供应商彼此用“美的白条”来流通,可不可以?这样企业有没有动力?贷款成本会不会减少了?银行挣的那部分钱的价值有没有可能重新回到这个网络里?有可能。

这是我这两年心态的变化。所有新东西出来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东西出来都破烂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层有颠覆的力量。请你先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你得断臂求生。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


你在哪个时刻,感觉到被时代抛在了后面

快来和科锐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