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铁律:把80%薪酬付给20%的人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对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连一个“贼”都这么说,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离职,往往都是因为:企业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让人才发挥出他们的最大价值。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用人的三个原则:精编、优待、二八原则。

 

➡ 所谓精编,就是要尽可能压缩编制,动态压缩编制,永远让编制处于不够用的饥渴状态。能用5个人做的事绝对不用6个人,能用30人做的事绝对不用31个人,我们希望两个人做三个人的事儿,拿三个人的钱。

 

绝大多数时候,公司的成功和人数恰恰是成反比的,不是说人数越多公司的力量就越大,事情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恰恰人多有时候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阻碍,好的公司都是编制精简、忙不过来,一个公司中,业绩出色的部门绝对不会是那些人员冗余的部门。

 

对于个人也是这样,越忙的人,你越可以增加事情给他,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越闲的人,你越不敢把事情交给他……

 

虽然公司有很多死法,各种死法的共性是人员臃肿和不加班。

 

很多公司的逻辑是:事情太多,增加业务人手,增加管理人手;更多的事情,增加业务人手,增加管理人手……如此循环反复,公司人越来越多,管理层级越来越多……

 

实际上,我们真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么?真需要那么多人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照拉卡拉的四环方法论,做事要“先问目的”,决定做不做一件事以及如何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搞清楚做此事的目的是什么。以我多年经验,如果先把目的搞清楚,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至少有一半是可以砍掉不做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有一半不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剩下的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呢?我们还需要这么多人么?

 

所以,用人以精编为第一要旨,坚决反对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只有让编制永远处于人手不够的饥渴之中,才能激发人员的激情和斗志,才会逼迫着我们砍掉一些不该做的事情,逼迫我们提升每个人的作业效率,从而使效果更好更高。这点在很多公司都是屡试不爽的。

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按照惯例需要一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因为情况紧急必须拼命,结果三天就做完了,其效果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前不久,我看到我们一个员工的文化复盘,讲一天下班后和小伙伴看电影时接到同事电话说,有一个申请项目的机会,可是申报的截止日期是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只有不足16小时的时间去准备14项材料,其中一项还需要第三方出具报告,而以往的项目筹备期最短半个月,最长的甚至半年,他们决定进取一下、拼一把,紧急行动起来,协调各个部门以及第三方,连夜加班加点,终于在项目申报截止前十分钟完成了……

 

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要为他们喝彩,第二个感受是人的潜力真是无穷的,我们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第三个是思考:如果我们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都能够用16小时做到,那我们公司的战斗力将是何等强大呀,可见我们的潜力有多大,也可见我们平时是何等的低效率……

 

前一段,蓝色光标的一个子公司,新任管理者砍掉了40%的人,砍掉了一些项目,结果使公司的效益大增……

 

这些鲜活的例子提示我们管理者,人力资源政策的第一条就应该是精简编制,精兵简政。

 

➡ 第二个原则是优待。凡是我们已经使用的人,我们就要让他们的待遇超出行业的水平,一方面是让大家满意自己的待遇不愿意离开,其实人员离职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只不过有些损失是隐性的,你看不到而已。

 

仔细分析一个人离职了,找接替者需要花时间、需要花猎头费,接替者上手熟悉工作需要时间,还不算交接过程中会丢失多少信息、多少头绪以及有多少工作会因为负责人的变化而推倒重来……如果核算成本,都是巨大的数字,若你主动拿出这些成本的一小部分加到现有人的身上,让他的待遇超过行业的水平,人员自然稳定。

 

当然稳定人不仅仅靠待遇,还有企业文化,但待遇在这个物质社会里面,毕竟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基础的一件事情,让我们的员工活得有尊严,让他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是企业的天然职责;另外一方面从公平角度来看,我们的成果都是由重要的核心的员工创造出来的,让他们来分享胜利的成果是最公平的,也是天理。所以企业应该少用人,但是对用的人一定要优待,给他们超过同行的待遇。

 

➡ 第三个用人原则是二八原则。

要把80%薪酬付给20%的人,因为80%的业绩是由20%的人创造的,所以我们就必须把80%的薪酬付给20%的人。

收入上最忌讳的是搞大锅饭,大锅饭不但不公平,而且会起到非常恶劣的效果,因为大锅饭首先损害的是那些先进者的积极性,他们认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做出了更多的成果,但却跟没有付出努力、没有做出成果的人有差不多的收入,这会大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些人积极性的打消,其实是打消了我们组织80%的积极性,对组织的危害是致命的。

 

普京说俄罗斯国土虽大,但没有一寸国土是多余的,套用过来就是公司虽然实力雄厚,但没有一分钱是养闲人的。用人原则上必须奖惩分明,把80%的钱付给20%的人,虽然贫富分化有点大,但必须如此,只有如此才能把公司做好,只有把公司做好了,我们想优待员工以及回馈社会时才有能力。

 

管理者必须记住,大锅饭就是照顾后进,若照顾后进就是对先进的不公;若对先进不公就是对全体的不负责任。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力资源葵花,著作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社保交满15年后可以停交吗?

社保交满15年后可以停交吗?

想必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有想过吧。虽然社保被冠以保障福利的名号,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它当成一份额外的支出。

01

 注意!这里的社保指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必须缴满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延迟退休除外)。

2.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

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因此在这里给出的结论是,最好不要停交。

如果你交满15年以后不继续缴纳了,你缴费年限只有15年,也就是你只能领取最低的养老金标准,所以,如果在你交满养老保险15年以后不继续缴纳,并不是最“有利”的行为。

另外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北京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2017年出台。既然领取时间又延后了,我们何不再多攒几年嘞?

02

 交满15年社保能领多少钱?

交满15年社保退休能领多少钱的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4%。

如果一直缴纳社保,养老金怎么算?

假设李先生2007年后年均工资5万元,那个人年缴4000元,15年缴6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60岁以上统一120月)。

李先生60岁退休,那月领:60000÷139=462元。即李先生2022年退休,可月领养老金:2037(基础性)+462(个人账户)=2499元。

03

社保交满15年后停交还能享受医保吗?

除了“养老保险”,很多人会更关注“医保”这个重头戏。

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才可以申请享受终身医疗保险(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在此期间内医保停缴,是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的社保的。如果你的医保不满25/30年,你退休后还可以继续缴满。

有的地方政策还有特殊规定,如深圳社保政府就规定:养老保险可以补交,而医疗保险则视为中断,不能补交,先前连续交的全部医疗保险清零。

所以说,医疗保险还是建议一定要坚持缴纳,因为补办也很麻烦。

再说,退休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足部分退休前要一起交齐。

我们假设您二十五年后退休,那是您的工资和收入肯定比现在高很多,但是补交要按退休前一年为基数的所缴费更多,甚至有的地方还要补滞纳金。

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停交。

04

 我已经停交了怎么办?

1、我还想继续交:咨询各地社保中心,查询补交流程,补交/续费;

2. 我不想交了:有些人投资人士把社保也同样看做一个长期的投资理财过程,部分投资者看到自己的投资业绩后,认为与其把钱放在“五险一金”上,不如自己投资理财,然后自行养老。

如果你是有理财概念和能力的“有智(志)”阶级,15/25年后停交社保,自行理财也是可以的。

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认准更安全,更专业的投资平台,才能安心致富哦。

说了这么多,来总结一下:

总结

社会保险是国家制定的保障民生的措施,很多人觉得每月还要从工资中扣除部分来缴纳保险很不值得,其实不是这样的。

先不说,每月缴纳的金额并不多,而且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是逐年升高,对于理财小白来说,社保绝对是一种“不亏的买卖”呢。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HR公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羊毛出在羊身上丨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2016年胖东来新乡店,开业一小时就被迫暂停营业,原因是商场已超出最高接待量。

2016年第一天开业的新乡胖东来

就因为人气爆棚而被迫暂停营业

胖东来在民间被喻为“中国最好的店”,人们对胖东来里人山人海的场景已是司空见惯。除了商场里做到极致的人性化服务之外,胖东来的员工甚至能够做到像老板一样操心,尽心尽职、兢兢业业。

“土包子”出身的胖东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胖东来”:从许昌到新乡

胖东来在河南许昌,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这个老板和我们一样,起点差不多,一个农村来的孩子,16岁走向社会,做民工,盖房子,后来做小买卖,跟着他哥哥打工,然后,从1993年开始,从别人手里接下一个40平米的烟酒店,到今天,年销售额50亿以上,这个人就是于东来。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

于东来年龄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资源、背景,就靠自己做出来的。他能做到50亿,这是其次。关键是,2008年,中国零售业有一个数据显示,他的企业人效、评效在中国民营商业企业排名第一名,也就是按人算的平均销售额或利润、按面积算的平均销售额或利润,在中国第一名,在中国所有商业企业也在前十名之列,包括我们所知的世界知名品牌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

胖东来在中国知名度极高。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中国连锁协会会长郭戈平参观完胖东来,说:“这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店。”

这句话说在上海,再正常不过。关键许昌是个什么城市,在河南只能排到第5名,郑州、洛阳、开封,前面还有个新乡,还有南阳这样的重镇,以及信阳这样的城市,在河南这样一个不到100万人口的小小的许昌,就有这样一个企业,可见一斑。

而且,他在当地做生意做到什么程度,他做哪一行,其他人就很艰难。他卖手机,其他卖手机的都没法做;他卖珠宝,其他做珠宝的都在压缩;卖家电,国美、苏宁在当地都做不下去。

有人说,咋回事呢?是不是有高人,职业经理人,空降兵呢?没有,他不像其他企业,大量聘用国外空降兵。他的8个高管,几乎都是他的下岗同事,只有一个人上过高中,其他全部是初中小学水平,于东来本人也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

有人说他是不是在当地熟,对,他在当地熟到什么程度?他卖什么,老百姓就认什么。我这样说,很多人不相信,从义乌、福建、广西,几十人去河南看,回来后跟我说,真棒,比你讲的还棒。

后来,胖东来去新乡发展。当时我想,他在许昌熟,到外地不一定行吧。新乡也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当时已经有一个台湾企业叫丹尼斯,在河南商业第一名,销售额在百亿以上。还有一个世纪联华,在中国商业企业也是龙头老大,还有一个沃尔玛在筹备。于东来看中的位置就夹在这三者中间,简直就是十面埋伏。所有看过这个位置的人,都建议于东来枪毙,连停车位都没有,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

于东来力排众议,开业了。

一年不到,市场发生巨变。河南第一品牌丹尼斯关门,搬到另一个位置,后来一个好朋友告诉我,过年前,进了丹尼斯,几乎没什么客人,客人跟营业员差不多,进了胖东来,门都进不去,好像胖东来东西不要钱一样。当时我就想,谁要是在丹尼斯买东西谁脑子里进水了,谁要是在胖东来不买东西谁脑子里进水了。

后来,又有人告诉我,世纪联华新乡店直接关门,卖给胖东来,改名胖东来百货。沃尔玛筹备6年,到现在都没开业。

一个小小的草根企业家,一个小小的河南民营企业家,这么牛,是不是吹的?

后来又有一个大企业——大连大商来了,接连开了两家店,结果半死不活。

2008年中旬,大连大商总裁在郑州改革开放30周年商业企业高峰论坛上说,今天我不想讲大连大商,就想讲讲胖东来现象。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见过像胖东来这么好的生意,你见过人排队吗?见过汽车排队吗?见过电动车排队吗?烈日炎炎下,妇女顶着太阳,打着遮阳伞,推着电动车排15分钟,前面出去一辆,这边才能进去一辆,方圆一公里之内都没有商店,人家就在这一棵树上吊死。汽车也是这样,一到周末整个街都封路,不管是许昌,还是新乡。前几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不服不行!

胖东来的企业文化

进入胖东来,你看到的营业员在全国各地都很少见,全部喜笑颜开,发自内心,跟你说话没有不喊哥不喊姐的,你只要抱着孩子,提着东西,上下楼梯,马上有人帮着你。在生鲜区卖水果很脏的地方,我看到两个阿姨,一个跪在地板上拿着毛巾擦地,一个拿着扇子扇干,两个人说说笑笑、高高兴兴。

我就问是老板要求你们跪在地板上擦地的吗?他们回答说不是。那是为什么呢?他们说这样擦得干净。回答得太自然了。我在我们企业也要求员工这样做,可我们的员工是咬着牙干的。请问什么人会跪在地板上擦地板?家人,只有擦自己家地板才这样啊。

我在全国做了一个实验,问保安购物券在哪里买,好一点的告诉我在8楼,差一点的说问总台,最差的说不知道。

看看胖东来的保安怎么说,胖东来保安说,哥你要买购物券吗,说完拉着我就走,一直拉到8楼总台。说,姐,他要买购物券。我本来就是问一问,被人家的服务热情所打动,实在是不好意思,最后买了500块的购物券。

什么人会像胖东来保安一样?自己家里人。

所以说,管理的第一要义就是复制出像自己一样操心的人。人为什么会操心,因为这件事和他有关系。

胖东来为什么这样做呢?大连大商总裁也不理解。我就问大连大商总经理年薪多少钱,他说28万,一年最高收入不到50万。我就说你猜胖东来店长年薪多少?100万!再看看其他人,副总、总监级别——50万~80万;处长,生鲜处、百货处、采购处等——30万~50万;课长,管5~20个人——10万~30万,换一句话说,胖东来有几十个拿着像大连大商总经理工资一样的人在操心。

你知道胖东来保安和打扫卫生的女工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吗?2200元,三险一金。这个工资在上海估计是毛毛雨,在河南可是不得了。河南打扫卫生女工工资普遍在600~800元,最高档小区保卫月薪1100元,工作12小时。一个女工两年前拿到2000块钱,她心里会怎么想,她一定想,我要好好干,千万别把工作丢了。员工什么时候不走?他在这里干的时候,多少人排着队要进公司的时候。胖东来招50个女工,报名5000个,人家怎么就没有用工荒。

胖东来中高层干部会想什么,他们会跟其他人一样也去创业吗?一个高管十年就是一个千万富翁。胖东来待遇是一人一辆车,一人一栋别墅。你说他还想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跟着于东来走吧。底下处长、课长,两年三年就是百万富翁,处长助理以上全部配有汽车。

我总结了一个工资操作核心如下:

A、满足基层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体面生活,他们就不再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了,就会安心,这就是安心机制

B、让一部分先富起来,把核心层变成小老板,其他人舍不得走,他们就不再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了,放在创业上了,就会安心,操心,这就是操心机制;胖东来规定所有中高层干部,每周只许工作40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8小时,商业企业最忙是晚上和周末,还有节假日,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又规定,下班6点必须离开企业,谁要是出现,抓住一次罚款5000,在此期间必须关闭手机,接通一次,罚款200。而我们的企业规定只要手机24小时不开,无法接通,一次罚款50。他还规定,每周必须跟父母吃一次饭,每月必须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一次,每年强制休假20天。老板能做到这样吗?简直比老板还老板。所以说,工资就是这样发的。把员工变成小老板,这就是一个核心点。

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有人说这个道理我也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惜我开不起这个钱,我要像胖东来一样有钱,早就开了,可我一开就赔。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胖东来高工资高成本风险太大,适合他,不适合别人。胖东来新乡店开业,我就说,这下东来一定死得很难看,结果开业第一年4个亿,到7个亿、12个亿、17个亿,生意越来越好,把我的脸都打肿了,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河南洛阳、南阳、信阳有三家企业,和胖东来形成中国零售业四业连锁组织,这三家企业老板也想跟于东来学习,就是不敢跟他的工资制度接轨,都害怕赔钱。结果后来差距越来越大,这几个老板沉不住气,就跟于东来商量说,你得帮帮我。

于东来说,帮忙可以,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

1. 我给你们每一个企业代管一年,我要当董事长兼总经理,你们全都退位,我制定的任何管理规章制度都不许改

2. 如果这一年出现亏损,亏多少钱,我赔多少钱。

大家一听,坚决同意。于东来就上任了,第一站,到了河南南阳王献忠的万德隆。王献忠有20家店,销售额1.5亿~2亿,利润800万。很多老板处在这个瓶颈上,不发展等死,往上走找死。

于东来来了,先是轰走王献忠,然后召开中高层会议,大家充满期盼,不想于东来穿着大裤衩、大汗衫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王让我给大家涨工资来了。大家看看怎么涨的:

  • 理货员:700~1200,涨幅70%
  • 中层干部:2000~5000,涨幅150%
  • 20个店长:5000~年薪20万,涨幅200%

另外,于东来自己带着一张200万支票,给20个店长一人买了一辆车,规定,第一,只要干过6年,6年以后走人可以把车带走,6年以内走人,车留下。第二,取消万德隆所有罚款制度。最后宣布散会。

员工听了这个结果什么感觉,那是相当兴奋,员工都疯了,结果有两个人真疯了,王献忠的妹妹财务总监,她当时就懵了,说真埋怨东来,你们这样做显得很有爱心,也得先跟我们经营班子商量商量,我大概算了算,今年得亏1000万。王献忠听说也疯了,几分钟说不出话来,突然想起于东来说的,亏多少,赔多少,反正他有钱,让他去折腾吧。

结果是,企业当月销售提升40%,你能想象员工中蕴藏多大力量,那一年下来,不仅没有亏一千万,反而挣了1000万,这个1000万比去年800万,不止增加200万,一正一负将近2000万,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去年8月,中国零售业民营企业总裁研讨会在广西召开,王献忠在会上发言,我现在有23个店,销售额8个亿,他说我以前对涨工资也信,但是半信半疑,我也想涨但就怕赔,我想慢慢来,如果一步接上于东来,说不定瞬间赔钱,这一次完全是被涨工资,于东来一来,没打招呼,突然把工资涨上去了,没想到,就这么好效果。现在回头看怎么涨怎么赔,向前看就不会赔。

杰克·韦尔奇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只考虑到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

比如说,胖东来一个店1000平方米,100员工,商品品种10000种,销售额2000万,如果店长年薪6万,在河南南阳算高工资,他一定会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实工作,按时按量,让老板找不到毛病,团队带得好,产品经营得好,但是,他心里会不会很甘心,会不会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谈判,给他8万,他动不动心,他不一定马上走,因为老板培养他,有恩于他,但他心里会想着这件事,总会找到一个机会,突然对老板说,别看我水平不怎么样,有人拿8万来挖我哩。老板说,不可能,胡扯。他心里心里咯噔一下,其实你不懂我啊。时间长,他也会泄气:老板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啊。

如果那个人开10万,他心里一定是一阵狂跳,他就跟老板说这阵子太辛苦了,身体不好,孩子学习有问题,想休息一段。老板没有听出核心,说休息吧。结果他前门出去,后门就去试用了。经过半个月试用,他可能发现这个企业不行,去了也没用,半个月后又回来了。也有可能觉得不错,半个月后辞职了。员工就是这么走的。如果开到12万,估计当场就跟老板说拜拜,直接走人。

现在,于东来给他开20万,他心里就想,老板这样待我,我还想什么,就当自己店去经营了。一个全力以赴的人跟一个认真工作的人能比吗?他就会潜心研究这100人的需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研究10000个产品所有的销售,就会研究A类产品的缺货、补货,促销等,他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状态决定结果。他的销售额会不会变成3000万,这不都是企业的利润嘛?他会不会操心降低企业的报损率?如果报损率降到2%,降下来的不都是利润嘛,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中国企业的老板就是永远不懂这个道理,永远只在乎客户价值而不在乎员工价值,殊不知,员工价值都没有了,谁去帮你在乎客户价值?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相形之下,当前中国的一些老板更愿意喊口号,急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却把真金白银揣在自己腰包里去玩去买房,而不是与他的员工分享财富。胖东来是个“土包子”,却堪比顶级人力资源专家!他没有按大多中国暴发大叔路子走,或许我们绝大部分企业都做不到这样抛金赌注,但至少他的模式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三茅网,著作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为什么海底捞员工很少离职,看看海底捞如何对离职员工的!

在海底捞有个说法,叫“嫁妆”。一个店长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给8万块的嫁妆,就算是这个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给。

张勇解释: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应该补偿。他说,如果是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海底捞至今十几年的历史,店长以上干部上百,从海底捞拿走嫁妆的,只有三个人。

文化才是魂。有人说,企业文化是洗脑,是宗教,甚至是传销。我说,没错,企业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给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带来回报和机会的地方,所以企业不是政府,企业的首脑永远不会民选,董事会或股东授权企业领导人管理公司,由他来带领企业。洗脑,无可厚非。

扯远了,说海底捞。

1

授权

开题说海底捞的核心是授权,这是其企业文化的一大核心。

海底捞的授权到了什么程度?

海底捞的服务员,有权给任何一桌客人免单。对了,是服务员不是经理,是免单也不是免一两个菜品。送菜、送东西之类的就更别提了。请查一下网上那些“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这个关键词吧,段子太多了。

杨小丽是跟着张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捞的第一副总。当年海底捞走出简阳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长就是杨小丽。有一天,张勇讲述到,杨小丽给他打来电话,兴奋的说:张哥,我们有车了。张勇问,什么车?杨小丽说,一辆小面包车,刚买的。张勇就傻了,一家刚刚异地开分店的小火锅店,店长买了一辆车,竟然没跟老板请示。张勇却也完全没怪罪她,后来,这也就成了海底捞的文化。

这种授权,如何不让员工有主人感?

2

待遇

待遇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餐饮行业大多包吃包住,但很多餐饮企业服务员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里的伙饭。海底捞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区,虽然挤一点,但是档次是高的。房间还有电脑,有wifi。海底捞的服务员不用自己洗衣服,有阿姨洗;吃饭也不在店里,是由阿姨做菜。

有人说海底捞培训好啊,先培训标准再上岗。可你们知道吗,海底捞的新员工培训,包括如何使用ATM机,包括如何乘坐地铁:买卡、充值等等。这家企业,在帮助自己的员工,多数都是农民,去融入一个城市。

这种待遇,如何不让员工心存感激?

3

真诚

海底捞真是一个奇怪的企业。作为餐饮行业最常考核的指标(KPI),比如利润、利润率、单客消费额、营业额、翻台率,这些都不考核。张勇说,我不想因为考核利润导致给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卫生间的拖把没毛了还继续用。

那么他们考核什么?考核客户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养。

这三个指标,作为一个做了很多年管理工作的人,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是如何解决内部公平问题的。但是我知道,今天你看到的海底捞员工真诚的微笑,就来自于这里。

海底捞不考核翻台率,但是海底捞的员工比谁都重视翻台率。回到开头的那句话,企业文化才是魂,所有的利润和翻台率,都是附加的、随之而来的、不重要的。

这种真诚,如何不让员工有积极性?

4

尊重

尊重不仅仅来自待遇,不仅仅是让他们住得好吃得好,而是尊重每一个想法。现在被诸多火锅店抄袭的眼镜布、头绳、塑料手机套,这样的一个个的想法,竟然是出自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服务生。并且,这一个个点子,就如此复制到了每一家店面。

廖一梅说爱情:我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我曾经把这句话翻译到职场来:对于一个职业人,这一辈子,遇到高薪,遇到高职位,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老板的尊重和了解。

这种尊重,如何不让员工有成就感?又如何不让员工有创造力?

5

承诺

在海底捞有个说法,叫“嫁妆”。一个店长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给8万块的嫁妆,就算是这个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给。

张勇解释: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应该补偿。

他说,如果是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

海底捞至今十几年的历史,店长以上干部上百,从海底捞拿走嫁妆的,只有三个人。

这种承诺,如何不让员工有忠诚度?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力资源管理,账户左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回老家安安稳稳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工作;还是留在大城市里颤颤巍巍,是大多数年青人的担忧。

我们心里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广的际遇,又留恋小城市里的安逸。其实无论在哪里,总有活得精彩的方法。想要在北上广里拼出一片小天地,至少要有拼下去的决心。

作者:碧海明月,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童书编辑。讲你的故事,我的故事,他的故事,反正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简书@碧海明月。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 FranklinReadingClub)


1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朋友,经常向我唠叨:

现在老家的同学朋友们,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平时上个小班,周末聚个小会,假期旅个小游,还有父母帮忙带孩子、补贴家用,生活悠闲又惬意。唉,上海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了,每天累死累活的。我决定把上海的工作辞了,房子卖了,回家去随便做点小生意,就能过得很不错。

这样的话,朋友喊了好几年了,但是他现在仍然坚守在上海,就像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样顽强而执着。

 

朋友收入颇丰,在上海有车有房有户口,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众所周知,中产阶级虽然收入体面,但是比穷人更焦虑。

中产阶级有哪些焦虑,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反正朋友也时常焦虑。朋友在焦虑难耐时,羡慕家乡小城的悠闲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羡慕归羡慕,朋友更知道,家乡的那座小城无法安放他在上海茁壮成长起来的灵魂,对于朋友而言,回归只是一种偶然的想法,永远不可能付诸于行动。

2

一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朋友,承受不了现实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回归了家乡的三线城市。

 

有人也许会说,这种认怂的人一般不会有大出息。但是,我们得承认,妥协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朋友刚毕业时,对未来特别有信心,她觉得有志者事竟成,一定能在北京活出自己的精彩。

 

五年后,她却发现,每天加班加点,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当她意识到,就算再过五年,要想在北京安居乐业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回归便成了还算不错的选择。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拖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现在的她,时常对我抱怨:

老家的同事朋友们每天跟我聊的是哪家超市大白菜便宜,哪家饭馆正在打特价,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谁家的婆婆不讲理……生活里只有鸡毛蒜皮。真羡慕在北京的那些日子,有志气,有理想,有希望,永远是向上的姿态。真的有点后悔离开北京了。

 

可是,后悔归后悔,朋友更知道,北京这座城市虽然可以滋养她的灵魂,三线城市却更适合她安身立命。

对于朋友而言,在北京拼搏的那些日子变成了美好的回忆,而她绝对没有重走那段人生路的勇气。

3

很多在北上广工作的外地人,往往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逃离不甘心,留下很闹心。

 

原因在于: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究竟该如何选择,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答案。很多人陆续逃离了北上广,更多人却选择留了下来。

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提问:工资不高,你为什么坚持在大城市漂着?

 

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蜷缩在小地方,最让人绝望的一点是,你看不到未来的可能性。一旦进入特定轨道,一切就已注定,基本上只能按照设定的道路走向人生终点。所以那么多人宁可忍受艰苦也要来到北京,仅仅因为两个字:希望。

这城市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也有大量一无所有的人。在这里,不用太介意自己的出身,只要肯努力、多动脑、能脚踏实地去实践,不怕失败,就有出人头地的可能。

不用担心没有关系网就无路可走,真正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发光发热,会吸引其他人来到你身边,围绕着你形成一张关系网,而你,就是这张网的中心。

 

很多人批评说,这种理由太鸡汤,听起来很美好,也很令人向往,现实却残酷得让人不得不缴械投降。可是,正因为有些人怀揣着希望,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4

华子大学毕业后,便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北京寻找机会。

 

当时的他们各自找到了不同的工作,收入不高,但是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工作两年后,华子觉得在公司当职员没前途,便辞了职,开始了创业。创业的前几年,华子因为经验和能力欠缺,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失败,赔得一次比一次惨。

 

在此期间,有的同学觉得留在北京前景并不乐观,陆续回了老家。家人和朋友们都劝华子别在北京折腾了,回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过日子。

 

华子却不气馁,吃馒头就咸菜,到处借钱求人,咬紧牙关,继续坚持,通过不懈的努力,华子的公司最终扭亏为盈。

现在的华子是人人称道的励志典范,有人问华子:“离得家人又远,又没有后台和人脉,你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创业?”

 

华子说:“因为这里很自由,很宽容,可以真实做自己。此外,这里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说实话,在北京生活,各方面的压力都挺大的,但是我还是要坚持下去。”

 

华子的回答,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华子告诉我们,无论是留在北京的同学,还是回老家的同学,现在都过得不错。

 

其实,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付出努力,未来都会越来越好。

5

前几天,有个姑娘来公司应聘,人事经理让她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她说:“原本在北京工作了三年,但是感觉压力太大,就回了老家。在老家工作了两年后,又觉得无趣,所以又回了北京。回来后,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但是,无论做什么,比以前的收入高就行。”

听她这样说,人事经理直接把她PASS掉了,这个姑娘折腾了几年,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生最糟糕的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如何选择,只有那些有明确目标、懂得选择的人,也会成为命运的强者。

 

一线城市虽然具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三四线城市虽然生存压力比较小,但是优势远没有一线城市突出。

 

冯唐说:“北京虽然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还适合我思考,还能让我混吃等死,灵魂不太烦闷。”

 

你是选择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追求灵魂的不烦闷,还是回三四线城市追求安稳静好的生活?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值得理解和尊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每个人本就不同,随心意不后悔就好。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你的简历把HR小姐姐看哭了

今天遇到一个HR小姐姐

她哭诉说:

“最近快被简历搞疯了”

无独有偶

昨天一个朋友发给我她的简历

让我帮她看简历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投了2个月简历一点效果都没有

于是我打开了这样一份简历:

没有看完,也是要疯了…

简历应该怎么写?

1

简历要精简

问:你为什么写这么长的简历?

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加深HR印象

大公司HR每天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简历,她们只是“扫描式”地看一眼而已,不会细读。有数据显示,HR停留在每封简历上的时间只有6秒左右。所以,求职者的简历篇幅要精短,要让HR在几秒钟内看完所有重要的内容。简历越长,被认真阅读的可能性越小。一般情况下,简历以A4纸1页为限
2

职业照忌“太随便”

问:你的职业照为什么这么卡哇伊?

答:这样的照片更亲切,能加强HR好感

文字是要逐字读过才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但是照片却不同,一个人在照片上看五秒钟,就能读懂几千字也不能描述清楚的复杂信息。根据所选择职业不同,职业照并不一定要穿正装,但是切记不能“太随便”,这样会给人一种工作中你也不会严肃对待的错觉,得体大方的职业照片是标配
3

在显眼的地方留下联系方式

问:为什么在第一页你不写联系方式?

答:我在最后一页留联系方式了呀

求职简历里的联系方式是HR登记时需要查看的,当然前提就是你的简历已经被HR看好,此时才会登记你的信息。那么在登记时他们肯定希望能够一眼就找到你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因此联系方式应该放在简历显眼的位置,例如姓名的下面或者周围。
4

内容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问:你为什么要先写兴趣爱好,再写工作经验,

还写了很多跟你要找的工作不相关的内容?

答:工作经验和兴趣爱好都很重要啊

一份逻辑性强的简历要从起点开始,也就是说你所写的个人简历要有写作的重点核心,围绕哪些方面写,不要东拉西扯。诸如个人教育信息、工作信息、技术能力等,这些都非常重要的信息,要写在前面关键的位置。内容结构要紧凑。其结构上一般都是成金字塔的形状。处于最顶端的是求职者的目标,其次是自身能够达到的目标以及个人的素质,最后才是各方面的证明素材,逻辑性强的简历才能吸引HR
5

求职意向要明确

问:求职意向写策划、文案、剪辑师,你是超人吗?

答:对啊,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

求职意向代表着你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得了什么?HR最不喜欢的是你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招策划,你在投简历,招文案,你也在投简历,招剪辑师,还能看到你的简历…这种情况下,你是几乎不会得到面试机会的。也许现在流行斜杠青年,可对企业招聘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专业是前提。一个什么都想做的人,基本上约等于什么都做不好。

HR每天要看好几百份简历

请善待TA们

今天的那个HR小姐姐说

能不能广而告之一下她的心愿

同时再打一轮广告


这是一个关注了

可能改变人生的公众号

员工最看重的三样东西,老板你知道吗?

每当我们开始谈论工作价值观, 就会想到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经典金字塔理论。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一旦我们满足了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 我们就会寻找爱和归属感, 然后是自尊和外部尊重, 最后是自我实现。 这个金字塔理论诞生于半个多世纪以前。最近,心理学家们觉得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需求理论。

回顾过去几十年社会科学的证据,我们很难说马斯洛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对。如果你的基本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那么你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如果你的工作薪水不够高,你整天都在担心生存问题, 那么你很有可能没有时间去考虑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人际关系理论运动的初期建立了他的金字塔理论。那时制造业经济没有办法满足工人的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如今,知识服务型公司越来越多。这些公司的目标是满足员工的每一个需求,而不仅仅是基本需求。比如,提供便利的餐饮和健身房服务, 并争取成为最好的工作场所(从1984年到2011年,那些工作环境较好的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为2.3% 至3.8%,高于他们的同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并不是首要问题。

在金字塔中,一旦你的需求向上穿过一层, 其下层就会分崩离析。人们并不需要先寻求被爱,再去追求尊重和成就感。人们也不会等到把金字塔下层的需求全都满足后,再去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表现。

所以人们工作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如果马斯洛在我们这个时代从头开始设计他的金字塔,他的理论又会是什么样的呢?Facebook和我们的分析团队尝试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每年调查员工两次, 询问员工最看重的是什么。在反复考察了成千上万个答案之后, 我们发现了三大激励因素: 职业生涯、团队和追求。

  • 职业生涯关系到工作:一份有自主权的工作。你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你的学习和发展。这一点是人们工作根本动力的核心。
  • 团队关系到人: 感觉被尊重, 被关心, 被他人认可。它使我们能够彼此交流,并且有归属感。
  • 追求关系到目的: 认为自己能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认同组织的使命, 并且相信组织能够对世界作出贡献。 这一点是骄傲的源泉。

    这三大因素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契约——雇员和雇主之间不成文的期望和义务。当这份心理契约得以履行的时候, 人们就会卷起袖子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旦违背这份心理契约, 人们就会变得不那么满足和忠诚,他们倾向于贡献更少,他们的表现会更糟糕。

    在过去, 组织只围绕心理契约的某一个方面来建立整个文化:承诺提供一个好的职业生涯,或者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或者一个充满意义的伟大理想。组织只通过其中一点来招募、激励和留住人才。但是我们发现员工们想要更多。 在我们最近的调查中, 超过四分之一的 Facebook 员工认为这三点都必不可少。 他们想要一个好的职业生涯,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和一个伟大的理想。 在我们自己团队的调查对象中,90% 的人认为至少两点是必不可少的。

    进一步,我们想知道某些群体或某些地方的人会不会特别看中某一项激励因素。所以我们将数据分类,首先从年龄开始。

    人们总是很关心千禧一代和其他几代人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发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 优先考虑的因素惊人的相似。

人们认为千禧一代可能更关心工作意义和目标。我们调查发现恰恰相反。相较于年长的人,年轻人更关心职业生涯,反而不那么看重工作的意义。事实上, 55岁以上的人群是 Facebook公司中唯一把工作的追求和意义列为最重要因素的群体。有证据表明, 人们在中年时期越来越关注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而不是专注于个人的职业提升。

但总的来说, 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很小。这不仅仅发生在 Facebook内部。在一项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代际研究中, 千禧一代、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都有相同的核心工作价值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在不同时代群体心中的排序是相同的。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 千禧一代和我们其他几代人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又按照职级和绩效表现来分类,也没有看到群体间任何重大的差异。不管人们的工作表现是超预期、符合预期还是低于预期,他们同样重视这三大因素。当我们继续按照办公地点来分类比较时, 很明显地发现全球员工都很重视这三点因素。

最后, 我们转向按照职能分类。 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曾写道:“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世界将成为工程师的天堂。” 然而调查显示: 这句话是错误的。我们的工程师非常关心团队因素,给它的平均评分为4.18(分值为1-5)。不同职能的人对这三要素重要性的评分相似。正如按年龄和地点分类一样,不同职业的群体间没有重大差异 。

马斯洛认为:“知道一个人真正想要什么,是一个相当大的心理学成就。” 我们的数据表明, 人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工作中想要什么,而且他们想要的东西基本上是一样的。当谈到理想的工作时,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考虑职业生涯、团队和追求。无论你是20岁还是60岁,是工程师还是销售,在吕勒奥、圣保罗、新加坡还是底特律上班,工作的动机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希望弄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和“我为什么做”。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著作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腾讯招聘总监自述:为什么你们都觉得做HR没有未来?

在腾讯大学公开课中,腾讯招聘总监王安对人才招聘做出了心经独家共享,在讨论招聘的满足和推动需求下,引发招聘作为链接器两端的观点,腾讯的“精兵”策略等满满干货。以下为演讲全文。 什么样的人成什么样的事

Pony有这样一句话: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楼可以租或自己盖。又没有机器厂房、原材料、生产物料,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人。

有什么样的人成什么样的事情。就像PC时代浏览器,就像移动时代的微信一样,招聘其实是互联网公司取得成功的“入口”。

二流招聘满足需求

一流招聘推动需求

为什么做招聘最怕老板变需求?——HR都会说是因为HR没有话语权。但我相信:有为才有位。你做出东西,然后自然会有power。

去年年底汇报HR人力规划时,领导说:“希望HR能更‘来事儿’,能够搅动公司人才池的一摊水。”对于来事儿,我的理解是能跟业务结合了解痛点,找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在业务上面带来价值。当你的价值逐渐被彰显的时候,那你的话语权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以我们去年开始的“强将项目”为例:公司准备进入一块新的业务领域,当业务侧还在讨论业务规划的时候,招聘已经开始接洽这个领域的国内外顶尖大牛“强将”,引荐给业务。

通过人才交流,有助于我们理清业务方向、想清楚业务布局。最终我们提前找到了这块业务合适的领军人才,有力推动业务往前走。

这里,我们通过人的布局和抢先一步的行动,HR不再是满足业务需求,更多是在影响业务的布局。而因为如此的深度参与,我们对公司未来该领域打法非常清楚,而不会去抱怨老板没想清楚,招聘需求总是变来变去。

招聘作为链接器两端

一边是雇主品牌,一边是人才。

雇主品牌,首先先解决“你是谁”,再解决“别人眼里的你是谁”。有时候,我们本末倒置了。连自己都不信的事儿,让别人相信是很难的。

所以雇主品牌首先是——我是“一家好公司”“我是谁”问题,腾讯是通过什么手段去实现呢?员工对公司的认知会自己传播出去,这个信号会从外部反射回来。

因此,雇主品牌实际是关注员工的感受、打造内部的体验,就像做用户体验一样。

Pony对HR们提过一个要求:“你们一定要去满足员工近乎变态的需求,他们才能够去满足用户近乎变态的需求。”

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要求:HR制定的政策如果员工体验不好,员工不高兴又怎么会持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所以腾讯的HR特别强调以产品思维来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腾讯的某个产品经理说:感觉腾讯的行政和HR,分分钟要抢他产品经理的饭碗。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说起来很简单,但在腾讯,把自己服务的内部客户作为用户一样去对待,内部的体验自然会慢慢提升。这是雇主品牌的立足之基。

腾讯的“精兵”策略

2012年加入公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控制人力增长。过去两年人员增速过快,粗放的招聘给人才质量埋下隐患。我们就开始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通过产品人力盘点盘活冗余人力

摸清楚人投到产品和项目中产生的效能。当业务忙着去抓一些时间窗,资源投放难免粗放,可能顾不上精细化管理。

但公司非常关注人员价值和效率,我们通过基于产品项目维度的人力投入分析,摸清楚各个业务资源投入的“家底”,并推动相应管理决策,把生命周期末期或者前景不看好的产品中消耗的人力释放出来,补充到公司真正要发力的业务和产品上去,使资源投入更加合理。

第二件事:“精兵”项目抓人才质量

13年,我们看到几个现象:

1、有些应该由中层管理干部面试的岗位,并未被他们面试,而是一线的Leader面试后,就决定录用了。这种流程绕过的现象,可能会带来录用标准的降低和人才质量的下降。

2、高端候选人(比如专家或者是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面试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让人很担心这些核心人才的质量。

为了提升招聘质量,我们推动实施了“精兵项目”。什么叫精兵项目呢?

一、广开源:想要选出优秀人才,首先得要有足够多的候选人可选。

二、精甄选:强调八个字。

(1)精益求精。包括两个标准:

  • 新增招聘:招聘的标准不能低于团队的平均水平。
  • 离职替补招聘:应该不低于离职这位员工的职级水平。

(2)亲力亲为。招聘是最不能授权的事情。

如果过度地往一线授权的话,会导致什么结果?越是一线的人去招聘,很可能招回来的是“神经末梢”的执行单元,只会把目前所看到的一亩三分地干完就完了。广泛层层往一线授权,会大多招回来的是只能够干好眼下活的人。

我们强调亲力亲为:部门第一负责人一定要面试。即使你管理幅度太宽、很忙,要授权给总监,这位总监也一定是被认可有能力做好高标准人才把关的人。

腾讯的人力资源副总裁TOM(也是腾讯的第一任招聘负责人)给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人才观,概括成:

“将(四声)来,才有将(一声)来”

他说一定要找好当头的人,这个公司才会有未来。

后来我们过年的时候把这句话写到了他办公室的对联上。通过制度要求和激励手段,使得人才质量是不断在提升的。

三、严需求

比如说腾讯的官网上面常年挂着两、三千个招聘需求,但这么多需求都是真需求吗?

没有编制了,但把需求挂在那里,想“收一收简历”,通过人才交流保持跟市场的接触,以及了解外部候选人的想法,这个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太多水分了就比较坏了,会引起什么效果呢?

伯乐(内部员工)推荐是腾讯的第一大招聘渠道,每年伯乐推荐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但不真实的招聘需求挂在官网上,如果处理不积极或者面试得很随意,会伤害伯乐的感情和体验,使伯乐们推荐候选人的积极性降低,伤害渠道,也会使外部候选人对腾讯招聘产生质疑。

今年把需求做一个严格的对比关系,剩余编制:发布需求量=1:1.2。

招聘还有什么新玩法?

诸位其实和腾讯一样、我们面临着同样的人才资源池,同样的招聘时代,无论是一艘航母(腾讯)还是一艘快艇(创业公司),真的是在同一个资源池里打渔。

每年全国985、211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有4万人。BAT会抢到将近1万人。还有那么多垂直领域、传统行业想转型互联网、外企,都在抢人。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赤裸、直白的竞争环境。可以想见如果不把我们的雇主品牌、开源基本工做好的话,在这样小小的资源池中,能分到的东西真的不多了。

因为这样供小于求的情况持续存在,所以会有很多一些创新工具、方法层出不穷。但是招聘万变不离其宗的事情还是那四件:需求管理、开源、甄选、offer沟通……

希望这些创新的工具和方法能够紧紧围绕这四件事情来开展,给HR带来价值。

做一个有职业操守的HR

现在也有一些新的玩法,比如大数据招聘。

有人问我,腾讯有广大的社交和实名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是能挖掘出想要的任何人才数据,为什么我们不做?

我觉得这部分数据很容易与用户价值(隐私保护)产生冲突,有法律和道德的风险。

招聘从业者,要看重自己的职业操守,做事要有底线。可以千方百计,但不能不择手段。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三茅网,著作权归原创所有)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科锐行业快报 – 安防

以下含行业动态、热招职位、专家洞察、人才推送栏目

行业动态

人脸识别+安防将成为下一轮技术浪潮

人脸识别技术正成为IT产业下一轮技术浪潮,包括BAT、谷歌、Facebook等知名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该领域,算法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代表人脸识别的技术水平。

 

海康威视:智能安防新起点,开启SDT新时代

海康威视围绕感、知、用三个层面,分别对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深入行业业务应用进行了深度建设,安博会上展出的系列新品寓意着SDT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电科百亿级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开建

由网络信息安全综合楼、自主可控商用数码研究中心、网络安全研究院、工控安全系统研究中心系统综合联试中心及基础配套设施…组成,预计年产值120亿元以上。

转型“视频+”,大华股份引领智能楼宇新风尚

大华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基于对物联网研发,融合了楼宇对讲、视频监控、门禁、报警等产品,打造统一管理平台,真正解决物联问题。

霍尼韦尔携安防消防一体化互联解决方案亮相安博会

通过对火警信息提供以视频为中心的安防数据、标准火警处理流程指导、智能疏散联动、安防消防地图融合等功能实现两大系统的深度集成,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热招职位

自然语言处理专家

人脸识别专家

全国渠道总监

流媒体传输优化技术专家


专家洞察

近年来,安防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国内安防市场在过去5年实现翻倍增长,2015年总产值达5000亿元,从业人数170万人。预计到2016年底,行业总产值将达6600亿元,安防运营及各类服务业所占GDP比重达20%以上。智能化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领域,并伴随视频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深刻影响产业格局。

从行业整体来看,行业巨头效应明显,海康威视和霍尼韦尔两大巨头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而中小厂商更多依靠专注于特色产品和服务分得一杯羹。按产品分类来看,视频监控占比最大,其次为安检排爆,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和实体防护市场。

知名上市公司、知名BAT企业、创业型独角兽公司对人才抢夺激烈,具备以下技能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架构工程师需求极为旺盛:熟悉主流大数据开源组件;在深度学习、优化理论、无监督学习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具有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开发经验;语音识别领域;从事过DNN、CNN、LSTM、CTC、语言模型或解码器研发;精通数学图像和视频处理算法原理;熟悉OpenCV等开源算法;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熟悉机器视觉、图像识别、AR/VR的技术算法和实现者。

这类人才通常来自知名BAT企业的技术专家、行业技术带头人。此外,985高校、中科院研究所、海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博士也可重点挖掘并培养。由于安防领域的多元化,行业内人才未来的职位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创业公司技术骨干、行业专家、专项领域技术带头人等都将是理想的职业发展路径。


人才推送

职      位:资深图像算法工程师

性      别:

工作经验:5年

地      点:杭州

教育背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图形学硕士

优      势:丰富的人脸识别项目经验;擅长视频/图像特征提取、压缩、index创建、特征推举、空间/时序特征匹配;Logo提取识别;了解深度学习相关算法和应用。

职      位:人机交互专家

性      别:

工作经验:10

地      点:北京

教育背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

优      势:在语音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负责语音和手势识别等领域的研发,曾在Canon,声讯电子,Nokia,以及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从事相关研究。

职      位:人脸识别技术专家

性      别:

工作经验:8年

地      点:北京

教育背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

优      势:8年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研究经验,是具有算法研究、工程实践、硬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详情咨询

Catherinett 澹台美吉 I  业务开发总监

0086 15150581616 Catherine@chinacareer.com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

什么样的老板,值得一直追随?

这篇文章来自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的著作《结果导向的领导力》。戴维·尤里奇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2001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管理教育专家第一名。尤里奇认为,HR人员的素质可以影响企业19%的绩效。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财富》500强企业请他做过咨询和指导。

在这篇文章中,戴维·尤里奇提出了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企业中的很多领导者不以结果为导向地去工作。在企业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群领导者,他们不注重结果,从而缺乏明确目标,又因为缺乏目标,于是难以让现状发生实质性改变。对此,尤里奇等人列出了一个公式:领导力有效性=领导力特性×领导结果。其中领导结果包括四个方面:员工结果(人力资本)、组织结果(学习、创新)、顾客结果(让目标顾客满意)、投资者结果(现金流)。

如何帮助领导者认清结果导向的重要意义?如何明确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所在?领导者如何向员工阐释期望和目标?团队的步伐如何加快?这篇文章给出了具体建议。以下,Enjoy

(来源 / 栗子商业 ID:LizBiz007)

大多数领导者收到过无数邀请函,被邀请参加一些由大学、专业机构和商业机构举办的领导力发展研讨会或讨论会。

邀请函内容吸人眼球:会议内容对每位领导者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学者向有影响力的、志趣相投的领导高管传授会议内容。

这些会议项目有其诱人之处,而且出发点很好,但其结果往往不了了之。

其中所讲的理论也许趣味十足,并且提出的一些品质和行为规范也令人瞩目,但与会者仍然不能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以下这些建议,各个职位的领导者立即采用,将会帮助他们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而无须耽误一个月的工作或者花费大量金钱。

采取下述每一条行动的理由,以及关于实施这些行动的想法如下。

开始便要全心注重结果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注重结果,领导者便会找到那根阻挡其他原木顺流而下、造成河流阻塞的罪魁祸首。为了找到那根原木,自己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组织想要并且期望我的团队取得怎样的结果?

这个问题强调的重点不是:我必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明确了应该取得的结果之后,一个人的品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员工结果、组织结果、顾客结果和投资者结果这四大关键结果领域实现平衡。

当领导者对期望的结果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其他所有的一切都能相互联系起来。

在明确确立了目标结果之后,领导者可以通过自问“我现在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问题来识别任何结果之间的差距。

一些非常优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比如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以及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都信守这样一条准则:“实事求是地看世界,而不妄加揣测。”

通过各种收集数据的技巧,并且广泛地向现在和以前的雇员、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客户、股东、投资银行家、市场研究人员和技术领先者询问交流,我们就可以实现对“什么是”(what is)的客观、严密的检验。

要对现有的所有可用考核指标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把分析结果与本公司一些最强竞争对手的分析情况进行客观的对比。

但是,要想对本段开头的那个问题有正确的回答,关键要有绝对的诚实。要把一切裹在外面的糖衣,即所有的虚华和排外情绪统统消除。

要实现对所希望和所期望的事情进行对比,领导者必须对组织或团队面临的现实有个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一开始才会清楚需要提高什么或者需要变革什么。

承担起个人职责,并对团队结果担负全责

领导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人对自己工作团队甚至整个公司欠佳表现的指责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他们常常把业绩平庸归咎于他们的前任、经济形势、政府管制、外来竞争、本土竞争、资质欠佳的下属、内部人员蓄意破坏或者干脆是倒霉的运气。

对于团队取得的结果,他们表现得似乎与他们无关,就像是意外遇见一场事故的无辜陌生人。一定要摒弃这种观念。

这种推诿责任的行为不仅削弱了士气,还会断绝变革和改善的可能性。

有效的领导者不会把责任推脱到任何其他人或其他地方上,事情越是糟糕越不会如此。碰到这样的情况,优秀的领导者会对任何表现不足之处以及所犯的所有错误担负全部责任。

由于他们愿意为团队的表现担负全责,因此他们不是那种冷静的旁观者。只有当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时,有效的领导者才可从“责任盒子”(responsibility box)中走出。这时,他们应该赞扬他们的下属,并将团队的出色表现和取得的优秀结果归功于他们。

清晰明确地向团队成员阐述期望和目标

下属经常向领导者抱怨的事情是:他们不知道领导者对自己有什么期望;而且总是被撂在一边去猜想要做的事情孰重孰轻。

甚至在对要做的事情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对于先做哪个,上下级间的意见也会迥然不同。当领导者不注重结果时,这样的分歧便总会存在。注重结果便会使每个人明确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结果明确之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就自然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成员的创造活力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去寻求实现期望结果的种种思路和方法。

领导者不应该自行判定取得的结果、造成的原因、对象或目标等问题。领导者常常需要向自己团队的成员描述未来的发展愿景,以让成员知道“我们将要走向何方”。如果领导者想当然认为必须由自己来制定未来的愿景,这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

真正成功的领导者其成功之处在于与他人的合作和激励。他们非常依赖周围的人:正是这些人组成了他所领导的团队。

领导者要保证组织内的每个人都能彻底清楚他们所要执行的策略,即,在运行层面,清楚组织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每个人都清楚组织与客户之间联系的机制时,手段和目标之间就会实现高度一致。

为改善结果而下决心付出一些努力

许多活动能够并且应该授权给他人去做。让双方实现双赢的授权确实不多见。领导者赢得时间去做那些只有他们才能做的事情,下属获得新的任务,并因此获得历练。然而,如果组织想获得巅峰结果,重要的任务应该交给领导者去做。

明确哪些事情只有领导者才能做,并且保证按时做好,正是领导者特别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的职责所在。

有些领导者期望他人创造出有效的结果,却没有认识到自身创造的结果可能是组织全面成功的关键。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在做决定上会很坚决。

如果由于领导者的优柔寡断而使工作拖延或者变得混乱,那么这位领导者就算是领导失败,并且阻碍了整个组织体制的发展。

即使他最终做出决定,组织也会陷入迎头追赶的艰难境地,并且也会因为效率低下、时间拖延、缺乏协调而产生高额成本。

以结果作为是否继续现有领导力实践,或者实施新领导方法的评判标准

从长远来看,以结果作为领导力实践好坏评判的标准将会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领导风格。那种“命令和控制”型的管理实践也必将被终止,而逐渐偏向于“交流和承诺”,这就要求雇员的高度参与。

任何从结果入手进行变革的领导者都会觉得风格方面的问题容易解决。现有的方式肯定会改变。任何的管理实践方式或策略都应通过“它会产出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问题来检验判断。

领导者绝不能再用诸如“我个人偏爱哪种方式?”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让我觉得最舒服?”之类的问题进行判断了。

抓住机遇,并参与能够助你取得更好结果的拓展活动

以结果为导向的思路能够引导领导者在各种拓展活动中有“我做某事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这样的想法。

领导者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活动,并且保证这些活动能够使他们在个人成长中受益。

领导者需要有效地参加拓展活动,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他们要充分利用参加拓展活动所花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要牢记下面这些原则:

1. 选择一些研究透彻的并被证明在概念上是站得住脚的、实在的、有用的内容。避免参加一些太过学术、纯理论或者仅仅是讲故事性质的会议。

2. 选择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例如行动学习项目,众多领导者共同处理实际问题并从中学习。

3. 选择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领导能力拓展活动。

4. 选择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活动。

5. 选择连续的或在时间上分次进行的活动,而不是单项活动。

6. 选择那些能够现学现用的活动。

7. 选择结果可被衡量的活动,让参加者看到学习的效果和运用的结果。

8. 保证每项拓展活动都与明确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全面了解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为其提供恰当的发展机会

为了增强团队的能力,并且保证团队能力符合组织能力和发展目标,领导者一定要了解团队每个成员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扬长避短。

在能力所及的各个领域进行尝试和创新,并不断寻求新的思路以提高业绩

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往往不死守那些曾一时有用但如今不再有效的理论或观点。

有些领导者对于任何合理的建议本能的反应是:“好,让我们试一下。”而另外一些领导者面对类似的情况却不经思考地回答“不行”。这两类领导者所营造的团队文化就截然不同。

倾向于顽固守旧、保持传统和沉湎于过去的组织之所以如此,正是听任其内部占多数并且总说不行的领导者的结果。

相反,那些适应性强、乐于变革的组织中的领导者往往愿意听取每个人的建议,并且鼓励员工尝试任何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

用正确的标准衡量,并不断提升标准

结果很重要,并且结果一定要得到衡量。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一定要习惯各种度量方法。他们必须创造一种独一无二的评判标准来监控组织的表现。

没有(也不应该有)完全相同的两套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择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衡量方法,透过它们,领导者以及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组织的表现情况。

不断采取行动,改善结果

要获得结果,领导者必须采取行动。这并不是意味着无的放矢或者盲目行事。但是如果说领导即意味着获得结果,那么领导者就必须时刻将获得结果作为领导的最终目的。领导者对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必要采取行动。

领导者一定要善于交流和沟通。对于要取得的最终结果要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最终的目标心知肚明、对实现目标的过程积极热情、必要时能够并且愿意与更大的组织进行交涉的领导者,更有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

领导者关注实现结果的机会。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员工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方面,领导者在强化结果观念的同时又能够避免对时机的无动于衷。

加快团队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改善团队结果的成功做法就是加快团队发展步伐,强调速度,更快地完成任务。组织会慢慢养成一种做事的步伐和节奏,但是这种节奏很容易变得拖沓缓慢。

领导者加快团队做事步伐的最具挑战的做法就是将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缩减三分之一或一半。这样会迫使每个人改变做事的心态。

从组织中其他人那里寻求可以改善结果的思路反馈

对于领导者及其团队如何表现得更好以及他们能为整个组织带来什么好的结果这个问题上,局外人也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直接找同事聊聊,咨询一下他们对你的看法,同时提供给他们一份他们团队优缺点的分析情况。

组织中很多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在传统的层级上完成的,而是在链接各项职能活动的水平通道中完成的。

要改善结果,领导者一定要清楚这些通道中传递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确保传递的内容正是所需的;确保时间上的及时和质量上的优质;确保是通过最优的方法产生的。

让下属和同事认识到你成为领导者的动机是最终想取得积极结果,而非出于个人或政治利益

每个组织中都有一大批想当领导者的人,但他们的动机是错误的。他们就像扑火的飞蛾一样,受到光亮的吸引,却最终被炙热的火焰烧焦。飞蛾的下场与自己期望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

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者决不能让自己的下属或同事形成一种肤浅、自私或者具有政治动机的品质。

想成为一名领导者的正确动机应该是:希望看见值得做的事情最终能取得好的结果。有这种动机的领导者才有动力去努力获得积极的结果,并且愿意为此承担个人职责。

优秀领导者的另一重要的动机应该是希望通过团队高水平的表现,增加他们的结果,因为团队力量比个人会创造更大的结果。

把团队成员为努力赢取结果而采取的方法模型化

领导者发挥引领作用,而优秀的领导者值得追随。确实如此,绝大多数领导者被选中是因为他们最能代表团队的价值取向。领导者履职之后,他们的行为举止必须成为组织内每个人的榜样。

所有领导力发展其实是自我发展,最强大的自我发展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每位领导者可以凭借现有的权力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快获取结果的步伐。

能够促使他人改变自己行为的领导者,不仅会对他们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最终还会对他们的态度和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比起灌注新的信息、改变态度或者提升形象来说,是更高效的领导行为。


科锐国际

作为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目前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全球市场拥有79家分支机构,1,5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在过去22年中,科锐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过去一年中,科锐国际成功为企业推荐的中高级管理及专业技术职位超过15,000名,全风险灵活用工人次超过60,000。2017年6月8日,科锐国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锐国际;股票代码:300662)。欢迎访问www.careerintlinc.com